龙山新闻网

通讯员系统登陆

2021年4月12日   农历庚子(牛)年 三月初一
村支书的脸“由阴转晴”
2022-09-15 08:18:12          来源:县水运事务中心驻大湾村工作队 | 编辑:朱柯源 | 作者:叶润华          浏览量:47957

龙山县融媒体中心9月15日讯(通讯员  叶润华)近段时间,我时常注意到村支书老葛眉头紧锁,脸上愁云密布,有时还喃喃自语,“再这样下去,弄门搞哦!”我仔细一询问,原来老葛担心的是村民用水饮水问题。因为今年自7月中旬以来,已有一个多月没下过雨了,天气连续干旱,水源干枯断流,村里蓄水池也快见底了,村民用水告急,全村人都找老葛要水,他难道不急吗,特别是村里有农户婚丧嫁娶办事的时候需要用水。大湾村本来山地多、“岩壳多”,水田极少,先天水源不足,老葛说,“自打我从懂事起,我就清楚地记得我家的水井就从来没干过,但今年干了断流了,真的是百年难遇的大旱啊,村民没的水吃,弄门搞哦,愁死人了!”,我连忙劝说,“葛书记,莫急,办法总比困难多,振兴工作队也是村里的一员,村民的饮用水问题是当前头等大事,我们振兴工作队责无旁贷,应鼎力协助,与村支两委一起想办法,共渡难关。”

随即,振兴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共同制定了全村抗旱供水应急预案,想方设法确保村部蓄水池有水,确保村民有水喝。再到村里挨家挨户宣传摸底排查,哪些农户缺水,哪些农户是老弱病残没有劳力,哪些农户青壮年都出去务工去了只剩下空巢老人等等,然后决定,凡是老弱病残没有劳力的农户一律组织人员上门送水,有青壮年在家有劳力的一律到村部自行拖水,就这样,振兴工作队与村干部马不停蹄地给村民送起水来了。6组83岁的村民肖先银对村支书老葛竖起了大拇指,“现在党的政策真的好,我长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没看到过那个人给我送过水,真的谢谢你们啦!”2组75岁的村民葛盛祖乐呵呵地说,“不管你们的水是从哪里拖来的,我想是世界上最甜的。”随即从缸里舀了一瓢,喝了一大口,说道,“果真是最甜的!”惹得我们送水的人哄堂大笑……4组75岁的村民姚友香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笑容:“我生活在这个村子里,还没看到哪个送过水,今年干得太厉害了,你们太好了,人家讲的话,我们老年人享你们的福,我们老了,挑也挑不来了……”看到这些场景,村支书老葛终于松了口气……

可是干旱还在持续,太阳照样火辣辣地从早晒到晚,好景不长,从万宝引来的水也断流了,村部蓄水池蓄的水也就供应不了几天了,村部都没有水了,村民从那里拖水呢,村支书老葛更急了,搓着双手不知如何应对……

“及时雨来了!”,8月走访,后盾单位县水运事务中心主任田明化和帮扶联系干部都到村里走访调研来了,具体询问了村里的抗旱情况,当即表态后盾单位出资3000元对村里损坏的蓄水池进行整修,作防漏水处理。县交运局联系领导田凯主任、大安乡人大主席郭亮、副乡长杨明等领导帮忙协调洒水车紧急给村部送水,县交运局再派出一辆皮卡车和一个大水桶给村民挨家挨户入户送水……3组五保户肖付丁住在半山腰上,距村主公路有2公里左右,只有一条毛毛路,不能行车,振兴工作队和村干部硬是肩扛手提地送去了一大缸水……这时,我终于看到了村支书老葛脸上有了一点笑容,“村部蓄水池灌满了,村民用水不用愁了,肖付丁有了这一大缸水也可以用上一段时间了,旱情不久也会缓解了”

(一审:朱柯源;二审:刘寒蓉;三审:陈丽辉)

责编:朱柯源

来源:县水运事务中心驻大湾村工作队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通知公告
部门
乡镇
要闻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