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yright© Yylq Govem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龙山新闻网 新闻热线:0743-6228742
主办单位:龙山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龙山县融媒体中心 湘ICP备18012182号
通讯员系统登陆
洞茨湾,山清水秀,百十户人家,一方红色的沃土,80多年前,寨子里的年轻人踊跃参加红军,彭选银、彭武财、彭武亮、尚小花,彭明全、彭礼智等十数人,舍生取义,最后都血染沙场。女儿队飞针走线,补衣服、打草鞋、为伤病员熬汤服药,彭选书与贺龙,盟誓结拜,杀狗养伤的故事,一辈辈流传,说不完的情系红军,侠肝义胆,数不尽的正气凛然,义薄云天,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红军寨,闪亮登场。深埋在历史尘埃里的老寨墙 ,拂出神秘的面纱,如养在深闺的处子,款款走来,风霜雪雨的侵润, 烽烟战火的熏染,让他更大气磅礴,老寨墙蜿蜒曲折,犹如一曲跳跃跌宕,雄得悲壮的长歌,倾诉着往事,让人悲喜交集,让人感慨万千,让人惊艳震撼。
贺龙山下红军寨
一
顺着寨子后山斜上,树木葱笼,百鸟啁啾,野花芬芳,枯叶铺满小径,路有些湿滑,约爬行一千五百米便到达山腰,一老人正在清理路径,他告诉我,老寨墙大约建成于百多年前,寨前里面很宽敞。当时零星地散落着十七八栋三柱五骑的茅草屋,还随意的搭建了一些小茅棚,就如现代人的露营帐篷一样,为抵御流寇和抢犯的骚扰,寨内有石磨、石碓,可以自制火药,粮食和军火都比较充足,寨墙上有瞭望台,在合适的位置架设八枚土炮(俗称“猪儿炮”或三杆铳)。土炮造法简陋,把老枫树约五尺长掏空,用多层青蔑箍紧,装上发射机关即可,其火力强大,八枚土炮可覆盖整个下坪坝子,土炮架在寨墙上,威风凛凛,加上几十杆“ zua子火”和自制的一些土雷,很隐秘的陷阱和猎套,边近的土匪根本不敢来滋事,族人心里踏实的很!忽一日一股流寇窜来,欲进前寨洗劫,寨主选书想静观其变,相机行事。跛哥却按捺不住,手痒得很,土炮架了很久也没有调试,他说今天硬要想哈家伙,过哈炮影,于是往炮膛里倒进半斗火药,一撮箕洋钉,再加上两架耙齿,也不会测算,能打到哪,要打到哪,心想土匪就在山下,这一“掉炮”下去,哪三十几人不死都要脱成皮,便扯动发射发绳子,“轰”的一声,天崩地裂。跛哥云里雾里的被弹出数丈,重重的甩在草坪里,晕死了半天才悠悠醒来,对面那康家寨的山上,哗啦啦的跨下一大方岩石,形成一方绝壁,再看那一伙流寇,齐刷刷的趴在地上,半天也没回过神来,良久,那头领慢慢爬起,喊了几句话说:大哥,莫多心,千万莫多心,我们只是路过贵地,没有别的想法,我这几个兄弟多了几支“家伙”(快抢)背着也是累赘,送给大哥,不成敬意,选书见并无纠缠,一拱手“谢了”,流寇狼狈而去......
此是往事,老人说得绘声绘色,但无官方记载,只是选书那英雄气概,跛哥的顽劣憨蛮,让我久久蒙怕。
多少往事成故事,渺渺兮予怀念故人!
贺龙山上的战壕
二
再上行百十米,一堵岩墙便挺立起来,高约五尺顺山依势,蜿蜒曲折,不见尽头,墙的基角约两米,顶部宽约1.5米,墙身蒙着厚厚的青苔,主线长约1800米,零星散段约500米,平均海拔987米,位于北纬29度,墙寨内植被繁茂,丛树遮天蔽日,红豆杉挺拔伟岸,香樟刺秋金钱柳,樱桃山楂山茶花,天麻锦鸡红狐狸,就是一动植物大观园,沿着寨墙逶迤前行,每隔一段距离便顺势构筑一回头弯子,都是一极佳的点射位置,就算不幸被敌人攻破第一道防线,上方的第二道防线固若金汤,纵深丛林亦可成为敌人的葬身之地。
抚摸着寨墙,睹物思人,寨墙上炮位依稀可辨,瞭望哨塔早已不在,厚厚的青苔里隐藏着许许多多的传奇。
1934年3月中旬,贺龙率部经永顺到茨岩塘,周燮卿驱动数千人追杀,卢冬生请战欲斩断这条尾巴,贺龙在石家垭摆开七公里的战线,直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黄昏,贺龙命令部队边打边退,暗中在月亮山和大寨墙里布下奇兵,引诱敌人钻进口袋,周燮卿爬上垭口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草草收兵败去。
1935年5月6日,贺龙率部再到茨岩塘,兵工厂设在甘露坪,红军医院在杨家桥,省政府设在茨岩塘的龙家大屋,需一个至高点作观察哨立,选书便把寨堡送给贺龙,贺龙认真查看后,便分派两个班的战士和选书寨上的青壮年一道三天三夜不停歇,把寨墙整修加固的更加牢固。这里视野开阔,茨岩塘整个坝子,全在火力覆盖范围内。红军医院与洞茨湾仅一河之隔,到选书朝门也就一二百米,前线受伤的战士们大都住在洞茨湾的朝门里,后山上的茅屋里有很多简陋的病床,一旦战况变化,受伤的战士们会在选书族人的帮助下,顺着一条隐秘的山路撤到寨墙内。寨墙上有八道观察哨和密集的火力网,医院、兵工厂、省政府安然无恙。
秋高气爽,皓月当空,住在朝门里的红军宣传队员十多人,差不多都是十七八岁的女孩子,他们随贺龙爬上寨堡,来茅屋前的平坝上,选书和他的族人早早就在这里等着,围着一堆熊熊的篝火,贺龙来到选书身边,笑意盈盈,为感谢老庚对自己的支持和庆祝忠堡大捷,他亲自策划了这场篝火晚会,选书掏出一些旱叶子烟,递给老庚,两根棒棒烟袋,忽明忽灭,草烟的辣味弥漫开来,老弟兄掏心掏肺,山风轻拂,松涛阵阵,茨岩塘秧歌唱起:
山茶花开人人爱,贺老总领兵进山来,
烟抖一抖敌胆寒,军号嘹亮血路开。
筒子花哟白又白,郎打白匪我做鞋,
做双布鞋送郎君,只盼我哥早回来。
八月桂花遍地开,山高水长莫忘怀,
杀尽白匪早回家,迎哥迎到望乡台。
和谐欢快的旋律随着山风飘向夜空,茨岩塘秧歌。自此流传开来,女儿队和宣传队人员围着篝火跳起了摆手舞,贺龙和选书,情不自禁地融入舞的海洋,锣鼓家伙震天响,篝火熊熊,随着鼓点的跳跃和山风的呼啸,变换着形状,若蛟龙,似苍鹰,如白虎。好一场森林篝火晚会,军民一家亲的场景定格在大寨墙里。尘封在尘历史的长河之中。
三
尘封已久的古寨墙,厚重古拙,饱经血与火的惨烈,枪林弹雨的洗礼,高处的每一块石头,犹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见证着那远去的历史。山风阵阵,林涛隐隐述说着贺老总的谈笑风生贺淡定从容,彭选书的热血豪情贺义薄云天,下坪坝子上高楼林立,红旗招展车水马龙,炊烟袅袅处,传来茨岩塘秧歌:
映山红花满坡红 杜鹃滴血忆贺龙
老区茨岩变模样 崭新生活乐融融
坝子中间那条婀娜多姿的清水河,和着秧歌的节拍,潺潺流淌,流向远方……
2021年7月于龙山
作者简介:彭和平,湖南龙山县茨岩塘镇人,1965年出生,土家族,县作协会员,曾在《团结报》《边城报》等地方报刊杂志和媒体平台发表文章数篇。
责编:张峻
来源:龙山县融媒体中心
县老干幼儿园“晒秋”活动点亮童心农耕梦
县老干幼儿园开展推广普通话系列活动
龙山多部门联合开展第十个中华慈善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龙山县果利河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接受年度绩效考核
县市监局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龙山县干部培训班赴黔江开展现场教学
龙山县部署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县老干幼儿园开展游戏故事撰写专题培训教研活动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