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新闻网

通讯员系统登陆

2021年4月12日   农历庚子(牛)年 三月初一
哥哥的爱与力量
2025-11-03 10:04:25          来源:龙山县卫健局 | 编辑:朱柯源 | 作者:田维健          浏览量:3192

作者   田维健

世上的爱有千万种,父母的爱温润如春雨,恋人的爱炽热似火焰,同学战友的爱纯粹若清泉,亲戚朋友的爱温暖像暖阳。可在我心底,最难忘怀、最该感恩的,是艰苦岁月里,二哥用肩膀为我撑起一片天的那份深沉厚重的爱。那爱里藏着担当,裹着坚韧,更凝聚着能驱散所有阴霾的力量,在漫长岁月里,始终照亮我前行的路。

记忆里,最先被定格的,是 1960 年那凄风苦雨的日子。三年困难时期,饥饿像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每一个家庭。父亲终是没能扛住饥饿与劳累的双重重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母亲脸上的笑容从此消失,只剩下化不开的愁云,全家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里。就在这时,二哥强忍着眼眶里的泪水,毅然从龙山农中肄业回家。彼时的他,也不过是十七岁的大孩子,却一夜之间扛起了“父亲”的职责,陪着母亲一起,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从那以后,田埂上总能看到他弯腰劳作的身影,毒辣的太阳把他的皮肤晒得黝黑,汗水一滴滴砸进泥土里,晕开小小的湿痕。春种秋收,他亲手种下的稻谷沉甸甸地压弯了稻穗,玉米长得金灿灿的饱满喜人。正是靠着他在田地里的日夜操劳,我们几个兄弟姊妹才得以不挨饿、不挨冻,一步步长大成人。他就像家里那根又粗又大的顶梁柱,稳稳地撑着这方倾斜的屋宇,让我们在风雨飘摇中,有了安稳的依靠。

本以为日子会慢慢好起来,可命运的考验却接踵而至。1968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烧得精光。看着满地灰烬,一家人陷入了身无居所的窘境,绝望像潮水般涌上每个人的心头。可二哥没有被这场天灾击垮,他擦干母亲眼角的泪水,声音坚定地对我们说:“别怕,家没了,我们就重新建!”从 1969 年开始建屋起,他便成了最忙碌的人。二哥身高大约 1 米 70,身材单薄偏瘦,在老家八面山下岩科落那山高路陡、崎岖难行的环境里,干起超强度的体力活,本就没什么优势。可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起早贪黑地忙前忙后。喊工、砍树、裁木料、拖木料、抬木料、解木料、搬运…… 每一样活都耗费着巨大的体力,他却从没有一句怨言,常常忙得废寝忘食。我总爱远远地看着他抬木料的背影,那单薄的身躯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在我眼里,他的身高早已不止 1 米 70,那身影变得无比高大,成了我心中最坚实的依靠。终于,在他的带领下,新的家一点点建了起来,我们又有了遮风挡雨的港湾。

生活刚有起色,家里又遭遇了变故。三嫂在生下侄女后,不幸患上产后风离世。三哥在外工作,家里三个年幼的侄女无人照料,三哥一家的生活瞬间陷入了停滞。二哥看着眼前的困境,召集大家开了家“常委会”。会上,他毅然做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让正在读中学的长子辍学回家,一方面承担家里的农活,另一方面与母亲,也就是侄儿侄女的婆婆一道帮忙抚育三哥家的几个侄女。要知道,二哥一直盼着儿子能多读书,将来有出息,可在家庭的重担面前,他毫不犹豫地牺牲了儿子的学业。看着二哥坚定的眼神,听着他一字一句地安排着家里的事,把原来已分的家又合起来,一大家十几双的拳头又攥在一起,众人拾柴,齐心合力开大船,破浪前行。

家里出现变故时,我当时正在新疆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服役,哥哥为了我不受影响,安心服役,事后三个月二哥在书信中才告诉我这一切,看到几页纸书信的我,顿时,我潸然泪下,当时是一片茫然无助,远隔万里不能替家里和哥哥们承担分忧,内心里自责起来。从这变故处理与安排,我心里满是敬佩二哥。他的无私奉献,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家里的困境,也温暖了每个人的心房,他像一棵参天大树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明亮的天空。同时感慨:我们兄弟姊妹,如同几棵小树,自同一片泥土里钻出,屋檐下排成一行。幼小衣襟上补丁叠着补丁,却有父毌的爱,没有饥寒,幼时共食一锅粗粝的饭食,米粒在碗底排成行,有粒可数、却排不出饥馑,我们彼此相握,便握住了人间的爱与力量,握住了人间的温暖。

二哥不仅对整个家尽心尽力,对我更是关怀备至。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是他一直默默资助我学费和生活费。至今我还记得,那是在原龙山二中里耶读书时的一个星期六中午,放学后我从里耶出发,步行去岩冲供销社找二哥拿下一周的生活费。见到二哥时,他一眼就注意到了我脚上的布鞋——那是姐姐做的,早已又破又烂,鞋底磨平得能看见地面,鞋头还破了个小洞,三个脚趾头露在外面,在寒风里冻得通红。二哥没说什么,只是转身进了屋。等他出来时,手里攥着几张皱巴巴的钱,那是他从抽屉里一块、几角、几分地凑出来的,一共 4 块钱。他把钱塞到我手里,轻声嘱咐道:“拿着这钱先去买双鞋子,剩下的当这周的生活费。”我知道,在六七十年代,二哥每月的工资只有二三十块钱,家里还有四个侄儿侄女要养活,这 4 块钱对他来说,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接过钱的那一刻,我觉得手里沉甸甸的,仿佛握着千钧重量。离开时,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好好回报二哥的这份爱。今日他给予我的 “一滴水之恩”,我必将以“涌泉”相报。

可命运总是如此残酷,它没能让我有更多时间去回报二哥的爱。2008 年,二哥的身体开始出现不适,咳嗽、吐痰,甚至咳血。去县医院经CT检查发现肺部异常,后来我与侄儿又辗转带他到长沙附二医院,经专家确诊,二哥已是肺癌晚期。在接下来半年的治疗里,二哥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折磨。他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胸部的疼痛让他夜不能寐,呼吸困难、抽搐震颤更是常有的事。每次去看他,看着他痛苦的模样,我心里就像被万箭穿心一般,却不敢在他面前流露出半分悲痛,只能强装镇定地陪他说话。只有在离开他的病房后,我才敢找个没人的地方,任由泪水肆意流淌。有一次,我去他家看他,他大概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示意我挨近他。他用微弱的声音,吃力地对我说:“妈的照看就靠你了,你一定要尽好孝……”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里牵挂的依然是家人,依然在履行着自己的责任。这句话,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心里,成了我永远的牵挂与责任。

二哥走了,但他对这个家的爱与奉献,却永远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他是家里当之无愧的顶梁柱,是整个家的核心。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是他用肩膀扛起了所有风雨,用双手为我们筑起了温暖的家;在家庭遭遇变故时,是他挺身而出,用无私的奉献化解困境;在我们需要帮助时,是他倾其所有,给予我们最坚实的支持。从二哥身上,我看到了人世间最纯粹、最伟大的爱,也看到了一个正直、善良、博爱的人该有的模样。他那坚韧不拔的意志,在逆境中披荆斩棘、逆流而上的精神,更是令人钦佩。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想到二哥,我就仿佛又有了前进的力量。他就像我们心中的灯塔,像指引方向的明灯,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

责编:朱柯源

一审:向波

二审:周娇

三审:张军

来源:龙山县卫健局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通知公告
部门
乡镇
要闻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