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新闻网

通讯员系统登陆

2021年4月12日   农历庚子(牛)年 三月初一
龙山县2025年中青班别开生面的土家文化课侧记
2025-10-30 11:16:12          来源:石牌镇人民政府 | 编辑:朱柯源 | 作者:彭艳丽          浏览量:5273

龙山县融媒体中心10月30日讯(通讯员  彭艳丽)10月30日,一阵阵高亢悠扬、情意真挚的歌声,从2025年中青班的教室里飞出,打破了山城的静谧。土家族非遗州级传承人田剑英老师为龙山中青班学子带来一堂充满温度与趣味的土家文化沉浸式体验课。

山歌迎客:一声“喂”起,情满课堂

“卡蒙噶捏岔差磨花丢喂……”

课程伊始,田剑英用原汁原味的土家山歌“开口腔”,瞬间抓住了所有学员的心。悠长的尾音里,裹着土家山寨的云雾,带着酉水河畔的清风,将在场每一位“学员”瞬间化作了远道而来的“贵客”。

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学员们放声歌唱。跟唱声从参差不齐到逐渐和谐,从小心翼翼到情感充沛。笑声与歌声交融,课堂气氛热烈而欢快。这次课堂不是枯燥的学唱,而是一次情感的释放与文化的接纳,一声声“喂”成了连接现代干部与古老民族情怀最美妙的桥。

“格慈歇”里悟人生:幽默是生活的铠甲

“昨晚梦见伞打开,团团圆圆笑醒来……”

极简的歌词,勾勒出极美的画面。在田剑英的解读下,学员们明白了“伞”在土家文化中象征着圆满与庇护,“团团圆圆”则是最朴素真挚的家庭愿景。一个因美好梦境而笑醒的清晨,被歌声如此传神地记录,这让在场每一位学员都感受到了土家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与乐观的生活哲学。

文化薪传:从“听见”到“读懂”

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在人民生活中的活态传承。田剑英老师动情地说,“教大家唱山歌、说‘格慈歇’,是希望你们不仅能‘听见’我们的文化,更能‘读懂’我们这个民族。我们的热情在歌里,我们的智慧在话里,我们的历史,就在这声声传唱里。”

课后,学员们仍围在田老师身边,兴致勃勃地请教发音,探讨歌词背后的风土人情。一位学员感慨道:“这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一句口号。不懂得脚下的土地,听不懂百姓的乡音,我们的工作就少了根基和温度。今天学的不仅是两首曲子,更是与这片土地和人民共情的能力。”

责编:朱柯源

一审:向波

二审:周娇

三审:张军

来源:石牌镇人民政府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通知公告
部门
乡镇
要闻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