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yright© Yylq Govem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龙山新闻网 新闻热线:0743-6228742
主办单位:龙山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龙山县融媒体中心 湘ICP备18012182号
通讯员系统登陆
题记:当岳麓山的晨雾还未散尽,八面山的暮云已染上霞光;当湘江的涟漪还在波心荡漾,酉水的清歌已在吊脚楼外回响。五百公里山河迢递,三十载春秋相系,长沙与龙山的血脉,早已在酉水的波光与湘江的晚风里交融——那是星城递向深山的温度,是时代赋予省会的担当,更是长龙一家亲的深情契约。
龙山县融媒体中心8月11日讯(记者 张军 通讯员 陈军)2023年8月17日,带着长沙市委、市政府“力度不减,感情更浓”的殷殷嘱托,在长沙市第十三批对口帮扶工作组组长杜宸亿带领下,17支精锐工作队如星火般洒向龙山的千山万壑。
这不是简单的帮扶故事,而是一曲跨越山海的协奏曲——从组织振兴的红色引擎到人才振兴的智慧雨露,从产业振兴的金山银山到文化振兴的古寨新韵,从生态振兴的绿色革命到民生改善的温暖底色。
七百多个日夜,足够让春樱染遍岳麓,让秋霜浸透八面山;足够让一所学校书声琅琅,让一座村庄旧貌换新颜。当时间的指针划过两年刻度,6.545亿元帮扶资金如细雨润进635个项目的土壤,3000余人次的人才足迹踏遍龙山的村村寨寨,长沙与龙山,正用最鲜活的实践,书写着“长龙一家亲”的时代注脚。
赤诚之心:组织振兴的红色引擎
2023年8月17日,挂职龙山县副县长的杜宸亿在帮扶笔记本的扉页上郑重写下“力度不减,感情更浓”八个字,这八个字,不仅是嘱托,更是行动。
副县长、长沙市第十三批对口帮扶工作组组长杜宸亿到乡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两年来,对口帮扶工作坚持高位推动,构建起“市级统筹、县乡联动、社会参与”三级协作机制。长沙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等6次专题研究帮扶工作,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时任副省长、长沙市市长周海兵等省市领导多次来龙山调研,提出“四个必须坚持”的帮扶方略;19个后盾单位68批次715人深入龙山田间地头精准对接,推动帮扶政策精准落地。与此同时,龙山县将对口帮扶纳入党委核心议程,县委书记时荣芬带队赴长沙对接工作10余次。
在机制创新上,工作组修订《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防返贫专项救助实施方案》,两年来对635个项目全程动态监管,确保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打造“项目规划—过程监管—绩效评估”闭环管理,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将重点监测户纳入数字化管理,帮扶工作实现了精准化、高效化,有效提升了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确保了帮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作组将“力度不减、感情更浓”的嘱托化为行动,两年来,6.545亿元帮扶资金、635个项目、3000余人次各类人才培训,刻下“长龙一家亲”的深深烙印;建成“长沙市对口帮扶龙山三十周年成果展”,出版湖南省首部对口帮扶县市区专题志《长沙对口帮扶龙山志(1994—2024)》,形成可复制的“长龙经验”。
橙黄之光:人才振兴的智慧雨露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工作组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构建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双向奔赴“架金桥”,两年间,长沙38名党政干部、76名教体卫健精英奔赴龙山挂职支医支教;龙山县240余名专技人才赴长沙“取经”。公益送教送医活动93批次,惠及学生超1万人、群众4万余人次。
“头雁+工匠”育栋梁。创新培育模式,实施“青蓝工程”,长沙名校与17所乡镇学校深度结对,捐赠教学设备990万元。长沙市一中托管帮扶龙山高级中学,助力高考升学率跃居湘西州前列。云端课堂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山水阻隔。湘雅二院专家“师带徒”,龙山县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首例ERCP微创手术。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6名、“乡村工匠”219人,组织镇村干部赴长沙培训1280人次,为龙山留下带不走的“人才库”。
通过党建联建强基础,工作组“一月小聚、一季大聚”,以“三重请示报告”、“八个严禁”严明纪律,锻造了一支作风硬朗的长沙帮扶“铁军”;推动长沙社区与龙山村庄“结对共建”,夯实了基层战斗堡垒,全县392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新高,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平均达到10万元以上,组织振兴基石更加稳固。
翠绿之韵:产业振兴的金山银山
产业兴则乡村兴。工作组锚定“产业造血”,两年4.2亿元产业帮扶资金化作七色彩线,串起龙山百合、柑橘、油茶等七大特色农业基地,激活龙山发展新动能。
工作队助力龙山百合产销两旺,年产值突破9亿元
特色产业“结硕果”。湘江新区驻洗洛镇工作队聚焦百合全产业链,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带动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创新打造百合、紫砂陶、矿泉水、土家洞藏酒“养生四宝”品牌。长沙市工商联、金霞经开区驻茨岩塘镇工作队筑巢引凤强产业,引进湖南赚满仓公司、湖北省众惠生态中药材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甘露村与“惹巴妹”公司合作,带动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实现村集体年分红10万元。宁乡经开区驻红岩溪镇工作队创新茶旅融合模式,通过“互联网+茶旅”整合注册“湘西头条”“黄金茶”等多个品牌,建成茶产业园5000余亩,带动土地租金和劳务收入200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68万元,红岩溪镇肖家坪村获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成为湘西文旅新名片。浏阳市驻茅坪乡工作队引入黄金梨,构建起“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梨园年产量近100万公斤,年产值6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通过入股分红年收入增加40余万元。天心区驻洛塔乡工作队建成全省最大锥栗厂区,开发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破300万元,种植大户宋道明直言,这是多年来自己最满意的产业。宁乡市驻咱果乡工作队采用脐橙套种辣椒、瓜蒌复合种植,亩均增收2000元,村集体最高收入超100万元。雨花区驻石牌镇工作队投资500万元打造百合产业园,鲜百合变成高附加值的百合干片、百合面,让当地百合加工企业从“小作坊”跃升为现代化企业,年产值突破9亿元。长沙县驻水田坝镇工作队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养殖黑山羊超万只,协助水田坝镇“武雪山羊”获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
飞地经济“闯新路”。与此同时,工作组大胆探索 “长沙研发+龙山生产”、“长沙市场+龙山基地”模式。雨花区驻石牌镇帮扶队在雨花区跳马镇建成127亩龙山百合“飞地”基地;挂职龙山县科工局副局长的谢建辉则主导拟定《共建园区实施方案》,推动“长沙龙山产业园”蓝图落地,引进广能新能源、铭玺环保等11家企业,到位资金超3500万元,两年累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6.16亿元,直接带动超4000人家门口就业。
爱心年货节推进龙山农特产品出“山”进“长”
消费帮扶“通经脉”。挂职龙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熙在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微信公众号开设“龙山好物”专栏,构建产销网络,促成与北京新发地1亿元销售协议。第七届“长龙爱心年货节”线上线下齐发力,单日销售260万元,两年累计消费帮扶超4000万元。百合、脐橙等“山珍”摆上星城市民餐桌,成为连接两地的“甜蜜纽带”,大力推进了农特产品出“山”进“长”,带动了农民致富增收。
当洗洛镇的百合撞进冷链货柜,茨岩塘的土布鞋踏上电商平台,产业振兴的春雷已在武陵山区隆隆滚动。
靛青之魂:文化振兴的古寨新韵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两年间,工作组深挖本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马栏山视频团队镜头里,大安乡的露营基地缀成银河;惹巴拉凉亭桥上,土家姑娘的摆手舞影倒映千年酉水。
非遗传承“活起来”。支持举办“舍巴日”“八面山两赛一节”等民俗活动。在桂塘镇新建二梯岩戏台,传承土家竹雕技艺;芙蓉区驻靛房镇工作队创建“土家印记”品牌,孵化本土网红账号“靛房小严”传播非遗,推广腊肉、白茶等"土家印记"品牌,带动文旅消费线上助销超百万元;2024年,龙山入选“湘鄂渝边区研学基地”,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文旅收入同比增长35%。
文旅融合“火起来”。创新不仅于此,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驻大安乡工作队打造大灵山露营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宁乡经开区驻红岩溪镇工作队引入“三方合作”模式,大字沟村民变股民年接待游客2000人次,带动特产销售5万元。三十公里外的惹巴拉景区,凉亭桥上游人如织——这座长沙2007年援建的土家凉亭桥,如今已成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浏阳经开区驻苗儿滩镇工作队投入380万元完成古寨改造,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望城经开区驻农车镇工作队投入130万元打造汝池社区网红打卡点,单日接待游客600辆车。望城区驻洗车河镇工作队协调望城区各街道与全镇各村结对子,盘活农贸市场建立农副产品展销中心,通过“龙产进长”模式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湘江新区驻里耶镇工作队投入660万元建设千亩示范园2个、万亩示范园1个和农文旅示范片,千亩脐橙示范园带动旅游收入年产值超2000万元;湘江新区驻桂塘镇工作队在湘江新区设农特展销中心,“桂塘印象”礼包两年带货150万元;宁乡市与龙山共建“农产品原料供应基地”,年销农产品4000吨。
开展长沙市对口帮扶龙山县三十周年系列活动
2024年,长沙对口帮扶龙山三十周年之际,工作组大力开展长沙市对口帮扶龙山县三十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长龙一家·你我舍巴”第九届中国·龙山舍巴日、龙山县文化旅游和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长龙对口帮扶宣推演出活动等“六个一”活动,让两地文化交流更加深厚。
紫气东来:生态振兴的绿色革命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工作组倾力打造生态宜居新龙山,八面山公路如青绸缠绕云海,获誉“湖南最美农村路”。民安街道的黛瓦白墙间,2232户“最美农家”窗棂透出暖光。
投入对口帮扶资金6100万元的潇湘大道建成通车,打通龙山高速至高铁的连接线
人居环境“焕新颜”。投入帮扶资金支持县城和乡镇环境整治,重点实施民安街道五爱社区综合整治、“湘江示范带”提质等项目。协助创建州级最美集镇8个、最美村寨28个、最美农家2232户,完成户厕改造2200户。里耶至八面山公路获评“湖南省最美农村路”,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绿色产业“促双赢”。大安乡烤烟基地推广“烟稻轮作”,烟农田茂生感慨:“烟叶增收,水稻不误,土地活起来了!”在苗儿滩镇,浏阳经开区帮扶工作队助力树比村茶叶加工厂、隆头社区充电桩项目落地,村均增收5万元。长沙经开区驻召市镇工作队实施基建提质工程,新建公共停车场,硬化产业路12.7公里,人居环境整治获“美丽湘西”示范点。在内溪乡,开福区驻内溪乡工作队开发喇宗坡红色徒步路线,获评州党建研学基地。2024年,龙山森林覆盖率达72%,获评“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夜幕降临,八面山大岩门前的荧光棒汇成星河,舞台上的歌声与小贩的吆喝声应和着星辰的旋律。当2025年的风拂过漫山百合,这支队伍即将交棒,而龙山118.08亿元GDP的答卷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与1.5万元的背后,是长沙市第十三批对口帮扶工作组(队)38名干部踏过的每一道山梁;是635个项目工地现场挥洒的汗水;是3000双紧握的手掌传递的温度。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练当空舞振兴。今日龙山的层峦叠嶂间,长龙协作的史诗仍在续写:当岳麓书院的晨钟遇见里耶古井的暮鼓,当星城创新的基因融入土家血脉,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正在续写最动人的县域协奏曲。
责编:朱柯源
一审:向波
二审:周娇
三审:张军
来源:龙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龙山县开展2025年首届无人机技能培训
龙山消防积极推进县“两会”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
青春筑梦政务窗口 龙山学子以实干书写成长答卷
龙山县开展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龙山县:爱心托管暖暑期 家校社协同护成长
县民政局举办2025年养老护理员专题培训班
县中医院:悦读润医心 书香伴人生
青春力量注入政务服务新活力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