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新闻网

通讯员系统登陆

2021年4月12日   农历庚子(牛)年 三月初一
雪花和柴火灰
2024-12-16 16:35:54          来源:龙山三中 | 编辑:刘寒蓉 | 作者:田力          浏览量:52368

作者 田力

冬天来了,雪花漫天飘落。琼瑶,86岁,于2024年12月4日溘然长逝。冬天来了,柴火灰满屋飞舞。婆婆,86岁,于2024年12月14日寿终正寝。浪漫翩然而去的雪花也好,寂静质朴而归的柴火灰也罢,都是我歌颂的生命形式。

——题记

我嫁来李家的时候,婆婆就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我初见她和后来印象里,有婆婆在的地方永远有一堆旺旺的柴火,红彤彤的,特温暖。而婆婆则安安静静地拿着火钳坐在火坑旁,上面全是腊肉香肠,柴火灰里埋了好多烤红薯。外面下着大雪,雪花漫天飞,屋内坐着老人烧着柴火,这是我们湘西大山的上了年纪的老人特有的一角。

婆婆耳聪目明,笑起来一口整齐的假牙毫无违和感,她拉着我的手问得最多的就是要不要烤个红薯,火旺着呢…有婆婆在的地方就有热乎乎的烤红薯吃,有软糯的糍粑,和我那逝去的嘎嘎一样让人想依靠。李家人夸的最多的就是婆婆,嘴巴不多,体贴能干,看得到事,而且特别听话,子女说什么也就是点头笑着,从来不是负担…她以前年轻的时候帮公婆带大孙子,照顾有加。还珠格格的那个年代估计孙子辈们在电视上看小燕子的时候她就在旁边操持家务吧。我们传唱着让我们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的时候,婆婆用她的青春换来儿孙的策马奔腾,而她自己一辈子也做不到琼瑶那种潇潇洒洒。她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大山的老人,生于大山,归于尘土。

每次问婆婆想不想吃什么都是不要,买几根香蕉都要分给重孙们吃。秋天时都是硬被我和我妈骗出来给她买了一套新中式套装,还一直念叨着太破费。八十多岁的她却天天念叨着我们爱喝米汤,只要没生病身体硬朗时都帮着公公一块做柴火饭给我们吃,浓浓的汤里盛满了爱。婆婆病重,医院待了几次,爸妈一定前去看望。她出院回家爸妈背着我的娃也要去和婆婆说会话,妈妈说见一面少一面,他们深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伤。婆婆身体每况愈下,她的子子孙孙都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先回家的子女孙儿们都围坐在柴火旁,大家偶尔感叹生命说着一些感伤的话,大部分时候都是摆着龙门阵逗着我的小宝笑。婆婆则躺在隔壁房间的床上,没有呻吟,有时候就静静地坐着,仿佛只有一盏昏暗的灯光证明屋里有个老人。我们时不时隔壁房间探望,二姑咳几声她睡梦中都呢喃着二妹你要吃点药啦,一辈子为了子女,听得我鼻子发酸。凑过去对着她耳朵说孙媳妇来了,她还是像往常那样客气道让我找地方坐,微弱的声音从羸弱的身体里发出来,让人心里揪着疼。没两天就听说婆婆自己主动说要回老家了,叶落归根。虽然不能像琼瑶那样决定如何翩然而去,但这何尝不是她能做的她认为可以让儿女负担最小的选择。

14号那天,我们紧赶慢赶地回老家,一路上我看得出老公很焦急,一下车就直奔堂屋。堂屋的左偏房很多我不认识的老人围着火坑,柴火烧得特别旺,很暖和。旁边又见到了嘴巴微张骨瘦如柴的婆婆,我站在她孙子辈的后面,看到所有人围着床低着头抽泣。没多久她就在她小儿子怀里咽了气,那一刻整个房间都是哀嚎声,我看见漫屋飞舞的柴火灰,好似漫天雪花,不亚于漫天雪花的美。我很惊叹为什么柴火灰都会飞起来,像一场浪漫的告别仪式。柴火灰落在我的黑色大衣上,好像婆婆在和我们拥抱,和我们做最后的道别。在堂屋的右偏房里,我小宝的身上也留下一些柴火的味道,香香的。好像老太在和她做最后的告别。我叫大女儿不要太靠近火坑。她突然问我,妈妈如果老太在,是不是我就可以坐在火坑旁边,就没有危险了?我听后泣不成声。我的婆婆她的老太已经不在人世的话我终究无法说出口。等她再大一点我想告诉她老太会变成一颗能做柴火的树,变成柴火灰这样的生命陪伴着我们,我会告诉她不用着急拍掉衣服上的柴火灰,那一道道浅白深灰的印记是我们和老一辈的连接。

人人都爱雪花,称赞她爱慕她期待和她邂逅,却不曾想最让人温暖的柴火就在身旁,哪怕化成灰烬也有余温。柴火很香,我们的老一辈一生都在重复这样添柴加火的小事,看似没有对社会太大贡献,却是我们每个小家最温暖的存在。他们对家庭对子女的奉献精神薪火相传,永远不灭。湘西大山里的老人大多数就是一堆柴火,死了变成柴火灰,没有自由框在一方火坑中,不够潇洒,一生平平无奇却照耀温暖了整个大家庭。无论雪花还是柴火,都是同样的生命长度,如果做不了雪花,那就做柴火,人平凡或者耀眼,能给身边的人幸福就好。希望我们在烤电火的时候想想老家的柴火,火旺着呢。雪花是景上添花的浪漫,柴火是我们的乡愁。柴火堆旁的老人只要不被遗忘,就永远不会离开我们。

最后,改编琼瑶的诗词《当雪花飘落》献给我的婆婆:

当生命凋零

当冬季来临雪花飘落,

柴火堆分外红火。

还是到了这一天,

最后的冬季没挨过。

生命的旅程崎岖坎坷,

四代同堂也算热闹生活。

挨过了缺衣少食的年代,

又经历病痛的忌口折磨。

留下了…留下了…

子子孙孙的赞誉不舍,

您燃尽了爱的热火。

好似老屋旁的枯树一颗,

树叶树干却还可为柴火。

奉献是一生的功课,

无论是给予他还是给予我。

那个您…那个您…

每天坐等着天黑和天明,

盼望着儿女环绕如昨。

这是您最后的念想,

生命已到到了最后一刻。

您依然坚持主动归乡,

只想家乡团聚的快乐。

当此刻…当此刻…

雪花和柴火灰同时起舞,

您将走向安然自在的星河。

责编:刘寒蓉

一审:向波

二审:周娇

三审:张军

来源:龙山三中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通知公告
部门
乡镇
要闻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