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新闻网

通讯员系统登陆

2021年4月12日   农历庚子(牛)年 三月初一
青年说 | 用“规矩”界定教师直播的“边界”
2024-08-21 13:24:55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编辑:朱柯源 |          浏览量:21338

毛舟宇 曹茜茜

近日,重庆市民邹某反映,多名自称老师的博主在网络平台发布学生的视频“吸粉”,在工作期间直播、收受打赏,并进行带货。网友辣评:“心思全放在直播上了,下课比学生还着急,不务正业。”

对于这一事件,首先要厘清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究竟可不可以直播?二是教师直播的边界是什么,是否可以接受打赏,是否可以发布学生的视频赚流量?在“人人都有摄像头和麦克风”的时代,教师群体参与网络直播,本身并不违反相关规定。由于教师本身具有专业的知识,若能将教学实践融入到直播中去,不仅有助于丰富自我,也能在扩大教学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在网上用大铁锅演示“中国天眼”原理等,就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科普奶奶”。

但我们也毋庸讳言,直播的这批教师中,有的人确实迷失了自我,甚至也有“鱼龙混杂之辈”。比如,有的人分不清“主业”和“副业”的区别,将大量时间精力放在网络直播上;有的人为了吸引流量,在课堂上“藏着掖着”却在直播间“传授秘笈”;还有的人让学生出镜,不仅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还可能让孩子们产生“学习不如当主播”的错误思想……透过这些反面案例及网友对教师直播的种种担忧,不难看出教师直播是一道“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社会考题。

教师直播的“边界”需要“规矩”来界定。从“三尺讲台”到“云讲台”,坚守初心和责任,这样的“清流”值得关注。但相关部门的监管办法也要跟上来,必须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必须鲜明反对侵犯学生隐私、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的教师直播。应通过标准制定、规则约定和导向激励,让直播的教师沿着正轨前行,使短视频平台真正成为教育创新的工具。如此,才能确保教师直播充分释放在线教育的正向效应。

责编:朱柯源

一审:朱柯源

二审:周娇

三审:张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知公告
部门
乡镇
要闻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