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新闻网

通讯员系统登陆

2021年4月12日   农历庚子(牛)年 三月初一
龙山:百合花开 乡村致富 产业生态链正悄然“绽放”
2024-06-07 15:23:09          来源:龙山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朱柯源 | 作者:罗佳清 张国东 黄超          浏览量:6592

龙山县融媒体中心6月7日讯(记者  罗佳清 张国东 黄超)近年来,龙山县将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以及绿色生态农业转型,以“龙山百合”品牌为特色,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做强做大百合花产业,打造花旅融合新实践,“鲜花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带动“赏花游”成为潮流,不少乡村旅游项目搭上了这趟经济发展的“花车”,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既美了乡村,也富了农民。                                                                               

尹女士与朋友在龙山北站百合博览园游玩

“专门过来看花的,玩得开心啊,看得开心啊,这个花五颜六色的,很漂亮。”“这个园里百合花很多,还有很多是以前没有看到过的,在这里都看到了。”湖南游客尹女士、湖北游客李女士分别对记者说道。

龙山北站百合博览园百合花开正旺

夏日清风送爽来,百合花开满园栽。初夏时节,龙山北站百合博览园的百亩百合花如期盛开,长势喜人,淡雅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五彩斑斓的色彩编织成梦幻画卷,游客漫步其间,赏花、拍花、识花,乐享美好夏日。

“一天人流量差不多有四五千左右,游客离开博览园之前会买花,每天可以卖一千多枝花,能卖到三四千元。”龙山北站百合博览园负责人周金霞一边忙着给游客打包百合花一边催促店员把刚从洗洛镇欧溪村百合种植基地运来的百合花归类并整理好。

这段时间,百合已经进入盛花期,在洗洛镇欧溪村的百合种植基地里,每天清晨都有二十来个村民在基地里采摘百合花苞,并将采摘的百合花苞进行打包、发货,发往长沙、武汉等城市。目前,基地内种植的百合花足有604个品种,包括“费娅小姐”、“时间之子”、“日落大道”等品种,日订单超过8000枝,常年为附近村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每月增收2500元以上。

“我自己种了点百合,这里需要工的时候也会基地里剪花。”通过这几年务工和自家种植百合的收益,洗洛镇欧溪村村民彭翠英家买了车,也翻新的旧房子,走上了小康生活。

“我从22年开始到这里帮着做功夫,到目前为止也接近三个年头了,一天八个小时,100块钱一天。”彭翠英的同村邻居杨庆安对记者说道。

杨庆安在欧溪百合花种植基地内采摘百合花

百合鲜花走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又一发展支点。当地还将百合花结合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带动乡村振兴,将农特产品、特色文化、旅游美景等资源整合,现场打造便民集市,进行展示和售卖,带动经济增长。

以前龙山县只种植食用卷单百合,从2014年开始,开始引进种植观赏性百合,在不断更新品种的同时,当地把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了集游览观光、高效农业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链。

“把百合花这个产业也引进到龙山,丰富龙山百合产业的一张“新名片”,也丰富龙山百合产业的品种和种类。现在我们在百合花这个产业上每家农户一年增收有3000元以上。”龙山县印家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小龙告诉记者。

农旅产业的兴起,也让村民们的发展思路也更加开阔了。村民们现在干劲十足,有的想要开办农家乐,有的想扩大种养规模,村里的人居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美观了,一幅幅以百合花为主题的精美墙绘带给人美的享受。如今,欧溪村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就业或创业,村民变“花匠”、乡野变“花田”、各项产业蓬勃兴起,美了村庄富了民,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龙山县立足百合特色产业,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百合花已逐步形成集科研、繁育、交易、运输、销售为一体的花卉全产业链体系,以种业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将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百合花经济为乡村振兴“增色添香”。

责编:朱柯源

一审:向波

二审:周娇

三审:张军

来源:龙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通知公告
部门
乡镇
要闻

  下载APP